内容详情
2025年10月27日
传承千年文脉 守护绿色瑰宝
市林业局举办“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主题党日活动

博爱县柏山镇贵屯村贵屯小学院内一株树龄超800年的国槐,在当地林业主管部门的精心呵护和科学管理下,依然生机勃勃,枝繁叶茂。
本报记者 林 晓 摄

参加活动的人员在博爱县靳家岭景区一株上千年树龄的黄栌树下,观摩古树保护项目施工现场,并听取技术人员讲解抢救复壮经验做法。
本报记者 林 晓 摄
本报讯(记者张鹏)9月22日至28日为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为深入贯彻《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及国家、省关于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部署要求,进一增强党员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意识,推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与党建活动深度融合,9月24日上午,市林业局在博爱县开展“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主题党日活动。
活动伊始,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立业开宗明义,他说,古树名木,被誉为“绿色国宝”“有生命的文物”,是大自然历经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精心雕琢的杰作,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针对当前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部分人员对古树名木的生态、文化价值认识不足,保护意识和责任有待强化;专业人才短缺,先进复壮、养护技术推广应用不足;日常管护与抢救性保护投入有限,地方配套政策执行力度仍需加大等短板,王立业要求,要从强化法制保障,筑牢保护根基;完善保护机制,凝聚工作合力;坚持科学保护,注入科技动能;注重合理利用,激活文化价值等方面着手,切实守护好焦作的“绿色瑰宝”,让我市跨越时空的古树名木,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绿色桥梁”。
活动中,博爱县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县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市林业局向各县(市、区)及学校赠送宣传资料,参加活动的人员在印着“保护古树名木 传承生态文明”字样的横幅上签名。在该县柏山镇贵屯村贵屯小学院内一株800多年树龄的国槐前和靳家岭景区一株上千年树龄的黄栌树下,参加活动的人员观摩了古树保护项目施工现场,听取了技术人员讲解抢救复壮经验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