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10月29日
市纪委监委:靶向监督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本报记者 闫海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优化营商环境,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提振社会信心、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抓手。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要求,聚焦吃拿卡要、冷硬横推、违规收费、趋利性执法等严重影响市场秩序问题,督促纠治整改,促进保持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
近年来,焦作市纪委监委坚持把监督推动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政治监督重点,聚焦涉企行政执法、“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效能提升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层层拧紧责任链条,着力破解堵点难点,严惩背后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督促深化整改、建章立制、优化治理,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助力营商环境持续向好向优。
紧盯涉企行政执法
让“无事不扰”成为常态
“现在来企业督导检查的单位多不多?执法行为是否规范?有没有故意为难企业的现象?”近日,焦作市纪委监委驻市司法局纪检监察组联合市司法局成立涉企行政执法专项督查组,对企业进行走访调查。
涉企行政执法乱收费、乱检查、乱查封等问题侵害企业权益,损害营商环境。焦作市纪委监委联合司法部门推动建立市、县两级司法行政机关与同级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双专班”联动机制,将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涉企行政检查、营商环境领域执法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三项工作统筹推进,形成“司法行政主抓、纪检监察监督”的双轮驱动格局。
同时,焦作市纪委监委联合相关部门聚焦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执法量大、涉企高频、关系民生的重点领域开展专项监督,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各县(市、区)开展多轮明察暗访,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89个。
为提升线索发现与处置效率,焦作市纪委监委与相关部门构建多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实现行政诉讼败诉案件、行政复议纠错案件、检察监督线索、12345热线及信访反映的涉企执法问题一站式归集、过筛、研判、分流。
“现在检查明显少了,但是效率高了,我们可以把更多时间放在生产经营上。”近日,在武陟县召开的企业界人大代表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贯彻实施座谈会上,提起涉企行政执法,与会的企业家深有体会。
为优化行政执法,武陟县纪委监委督促40家执法单位公开年度检查计划和执法事项清单,并开通“码上监督”渠道,广泛受理企业和群众投诉件,严格执行“当日接单、7日反馈”机制,确保有诉必应、有查必果。同时,坚持标本兼治,督促相关部门健全完善《武陟县行政执法行为规范指引》《柔性执法“七严措施”》等6项制度机制,推动跨部门联合执法,在全县全面推行“综合查一次”模式,有效为企业减负,营造“无事不扰、有需必应”的发展环境。
为推动规范涉企执法整治工作常态长效,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注重查摆案件背后的制度缺失、管理漏洞和责任缺位,有针对性地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推动建章立制、强化监管。在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推动下,焦作市司法局牵头制订并印发《焦作市关于开展整治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以及“四乱”问题的实施方案》,聚焦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6类问题进行专项整治;温县出台《全面推行“综合查一次”制度实施方案》,整合38项检查事项;修武县制定《规范入企检查优化营商环境“十条禁令”》,严格落实入企检查报备制;沁阳市探索“一表通查”,将入企检查次数减少50%,真正实现进一次门、查多样事。
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
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没想到只凭一张包含‘企业码’的营业执照就在一个窗口办好了所有业务!”日前,沁阳市某公司负责人周先生拿着加载多项许可信息的营业执照,对“一件事”综合窗口的高效服务连连称赞。
小小的“企业码”折射出的是沁阳市纪委监委监督治理的穿透力。该市纪委监委紧盯“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落地,以“一企一照一码”集成服务为监督切口,推动政务服务从“物理整合”向“化学融合”转变,以精准监督打通惠企便民“最后一公里”。
“高效办成一件事”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决策部署。该项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其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靶向发力、跟进监督,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优化业务流程、共享数据资源、转变工作作风,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见效。
解放区纪委监委监督推动责任部门对22项“一件事”共141项事项进行梳理整合,形成《解放区“高效办成一件事”申请表》,采用勾选“点餐”的形式,变“填空题”为“选择题”,实现群众只填一张表,一套表单全办结。围绕企业开办、水电气热网联合报装等高频事项,孟州市纪委监委督促职能部门优化审批流程、打通数据壁垒,推动21项“高效办成一件事”上线运行。
在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推动下,焦作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多次召开工作调度会,听取18家市直牵头部门前期工作开展情况,建立工作任务台账,印发《关于加快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2025年度第一批重点事项的函》《“高效办成一件事”相关单位责任分工》等,加快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在我市落地见效。
随着“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深入推进,焦作政务服务领域改革迭代升级,“最多跑一次”“只进一扇门”“不见面审批”等模式不断涌现,最大限度利企便民。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教育入学“一件事”、退休“一件事”、信用修复“一件事”、开办餐饮店“一件事”……近年来,焦作市“高效办成一件事”的重点事项陆续落地见效,企业群众办事不再“来回跑”,社会各界纷纷点赞。
“硬监督+暖服务”
高效响应企业需求
“得知我们企业的注册需求后,相关部门帮助我们在一个工作日内就拿到了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面对回访的中站区纪检监察干部,河南优尼康光学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子剑对职能部门的高效服务赞不绝口。
聚焦企业需求,焦作市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能定位,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深入摸排,形成企业需求清单与部门责任清单的双向匹配,明确问题类型、责任部门、办理时限、具体措施,形成“一企一档、一事一策”。同时,依托河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平台,与我市搭建的“企业纾困360”“万人助万企”线上总调度室及“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构建互联互通机制,多渠道、全方位收集企业诉求,分层次分类别梳理问题,一对一进行纾困帮扶。
针对涉及营商环境的举报问题和企业诉求,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优先受理、快查快办、对账销号,通过约谈提醒、工作推进会、下发提示函督办函等多种方式,推动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建立“回头看”机制,对已解决的问题定期回访,形成收集、跟踪、督办、反馈一体化闭环工作机制。
把政策“说清楚”,让企业“理解透”,是惠企政策发挥效应的前提。焦作市纪委监委紧盯惠企政策落实,督促职能部门建立政策法规库,通过“找政策”模块一键推送,精准梳理本地政策,公开部门及联系方式,便于企业快速匹配,开设“问题反馈”快速通道,实现政策咨询与难题办理“1日内响应”,确保政策红利精准落企。
招投标是衡量一个地区营商环境优劣的重要晴雨表。焦作市纪委监委坚持将个案查处与系统整治相结合,开展严厉打击工程项目招投标领域腐败和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监督推动职能部门打造“七个说得清”智慧技防线,覆盖评标专家抽取、进场、发言、走动、就餐等七个环节,形成评审全过程防范预警体系,营造风清气正的招投标环境。
为保障服务好全市“三十工程”项目建设,焦作市纪委监委监督推动相关部门成立企业服务专班,起草印发《关于全面服务“三十工程”提升帮办代办效能的实施方案(试行)》,对2025年320个省市重点项目实行全方位帮办服务,办理各类审批手续379件,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难点问题。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焦作市纪委监委驻市委统战部纪检监察组充分发挥派驻监督“前哨”作用,持续将监督护航“两个健康”列入年度重点监督事项清单,督促市工商联建立“亲清焦谈”政企沟通机制,持续深化“三会三联三服务”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用好用活支部联建、“政企联动+”、民营企业诉求直通车、民营企业家观察日等系列工作制度,压实部门主体责任,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场持久战,必须常抓不懈。”焦作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紧盯破坏营商环境、阻碍高质量发展、损害企业和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督促职能部门助企纾困解难,强化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让营商环境更优、企业获得感更强、亲清政商关系更稳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