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10月30日

市人民医院成功实施高难度乳腺癌脑转移瘤切除术

本报讯(记者孙阎河)日前,针对一名接受过子宫切除术、卵巢囊肿切除术及乳腺癌根治术,身体耐受性大幅下降的患者,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二区通过远程会诊系统,与各路专家共同商讨治疗方案。最终,通过“乙状窦后入路”这一精准术式,成功为患者实施了高难度乳腺癌脑转移瘤切除术。患者出院后专门送上“医德高尚暖人心,医术精湛除病痛”的锦旗。

这名患者今年43岁,4年前做了乳腺癌根治术,本以为能重归正常生活。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患者今年7月又因持续头痛来到神经外科二区就诊。入院后,经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左侧小脑半球出现转移瘤,这就意味着原有的癌症已进展至更为复杂的阶段。“本以为抗癌之路终于看到曙光,没想到疾病又给了我致命一击。”得知检查结果,患者一度哽咽悲泣。

面对患者的无助,神经外科二区医疗团队却更加纠结。因为,患者的病情远比想象中棘手:其既往有过子宫切除术、卵巢囊肿切除术及乳腺癌根治术等多次手术史,已经让身体耐受性大幅下降。更关键的是,此次脑转移瘤位于左侧小脑半球这一关键功能区,如果手术,既要彻底切除肿瘤,又要精准保护周围神经功能,操作误差必须控制在毫米级范围内,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偏瘫、失语,甚至危及生命,手术风险极高。

为了彻底解决患者的病痛,面对这一高难度病例,神经外科二区主任马小二第一时间启动多学科协作机制,联合肿瘤科、影像科开展多次院内深度会诊。同时,为确保方案万无一失,通过远程会诊系统,与天津医科大学附属环湖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权威专家共同论证手术细节。最终,参考《NCCN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瘤指南》等5项国际共识,确定为患者实施“乙状窦后入路”这一精准术式。

术前,医生用3D打印模型向患者直观讲解手术方案,以缓解其内心恐惧,增强治疗信心。术中,神经外科二区医疗团队在麻醉中心的配合下,通过超声引导,为医生装上“透视眼”,实时锁定肿瘤边界。同时,采用KUSA超声吸引系统精准切除肿瘤,最大限度减少正常脑组织损伤。手术全程,患者出血量严格控制在50ml以内,充分体现了医疗团队极致的手术精度。术后,通过专业的治疗护理与心理疏导同步跟进,极大地加快了患者的康复进度。

出院时,患者的头痛症状已缓解。之后,患者及其家属特意到神经外科二区赠送锦旗,并紧握医生的手再三道谢:“是市人民医院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标志着市人民医院在复杂肿瘤转移灶切除领域的技术突破,更彰显了医院在多学科协作、前沿技术应用方面的领先水平。

该院专家介绍,随着肿瘤治疗技术的进步,CT、MRI等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更多早期脑转移病灶被检出,患者如果出现持续头痛、呕吐或肢体无力,应及时进行增强MRI筛查。而对于单发或多发转移灶,手术联合立体定向放疗可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