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10月30日
高新区:13个项目落地惠民 绘就城市品质新图景

世纪路东延安装路灯。 本报记者 张 璐 摄
本报记者 张 璐
变“无用”为“有用”,变“好用”为“爱用”。近日,高新区公共空间治理工作佳绩不断、喜报频传。自专项治理行动启动以来,全区已累计实施公共空间治理项目13个,截至目前,10个项目已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剩余3个项目正按计划有序推进,以“绣花”功夫持续擦亮城市公共空间“颜值”与“内涵”,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公共空间是城市功能的重要载体,更是展现城市形象、承载民生需求的关键窗口。高新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公共空间“痛点”“堵点”问题,将公共空间治理作为城市更新、品质提升的重要抓手,成立专项工作专班,制定“一项目一方案”推进机制,从道路通行、照明保障、环境优化等多个维度发力,推动公共空间从“变无用为有用”向“变好用为爱用”转变。
在已完工的项目中,既有聚焦民生需求的“微改造”,也有提升区域功能的“大提升”。神州路沿线治理打造“便民样本”,针对居民“停车充电难”,在宇华实验中学对面增设充电站,填补区域公共充电设施空白;为解决家长接送学生休憩需求,联合学校在东侧建成宇华文化广场,配备休闲座椅、健身器材,融入校园文化元素,实现便民与文化传播双重价值;在神州路与民主路交叉口,闲置街角变身“口袋公园”,绿植、景观小品与健身步道相映成趣,成为居民休闲交流的“微型乐园”;博创云庭小区以“门前五包”责任制为牵引,主动参与治理,在小区门口建设“口袋公园”,通过花草种植、步道铺设和设施增设,既美化周边环境,又延伸居民生活空间,为“政企社协同治理”提供生动案例。
服务产业发展的阳明路治理同样成效显著。作为中德产业园、恒森包装等企业的交通要道,治理前存在的照明不足、交通设施不完善、绿化薄弱等问题,高新区通过安装高亮度路灯、增设交通信号灯、联合企业开展绿化提升等举措一一破解,既消除企业员工夜间通勤安全隐患,规范路口通行秩序,又打造“四季有景”的道路景观,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此外,龙源路、黄河大道的道路绿化带绿化工程同步完工,通过补植绿植、修剪造型,两条道路绿意更浓、景色更美,为市民出行营造出舒适的视觉与生态环境。
当前,世纪路照明治理、普济路与神州路交叉口交通治理、玉溪路(南海路-永兴路)空间治理3个重点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每个项目都紧扣群众需求与区域发展规划,力求早日惠及民生。世纪路照明治理项目直击周边居民“夜间出行安全”痛点,作为境界、桂园小区居民日常出行的主要道路,世纪路部分路段此前存在路灯老旧、亮度不足等问题,给居民夜间出行带来安全隐患。此次治理将在世纪路东延安装变压器与路灯,全面提升道路照明范围。项目完工后,将彻底解决居民夜间出行安全隐患,让小区居民夜间出行更安心、更便捷。
普济路与神州路交叉口交通治理项目聚焦“多方出行安全”。该交叉口是区域重要交通节点,服务范围涵盖东方府小区居民、大北张村与小北张村村民,同时也是游客前往大沙河公园的主要通道。此前因未设置交通信号灯,早晚高峰时段常出现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混行现象,不仅通行效率低,还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此次治理将在交叉口安装交通信号灯,规范车辆与行人通行秩序。项目落地后,将有效提升路口通行效率,保障周边居民、村民与游客的出行安全,为区域交通顺畅保驾护航。
玉溪路(南海路-永兴路)空间治理项目着眼“教育配套与长远发展”。随着玉溪路小学即将投入使用,该路段的通行能力与环境品质亟待提升。此次治理将对玉溪路(南海路-永兴路)段进行全面升级:不仅拓宽道路、优化路面结构,解决未来学校师生与家长集中出行可能面临的交通拥堵问题,还将同步开展道路两侧绿化工程,种植适宜的景观植物,打造“安全、畅通、美观”的校园周边道路环境。项目完工后,将为玉溪路小学师生及家长提供便捷、安全的出行条件,为学校开学后的有序运转提供坚实保障。
自公共空间治理工作开展以来,高新区始终坚持把群众需求作为治理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通过“精准施策、靶向治理”,让每一个治理项目都成为“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