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11月01日
祥云镇人大:三招破题守护蓝天白云
本报记者 杜 玲
在企业物料堆场旁,他们是较真的“监督员”;在村民田间地头,他们是耐心的“解说员”。这些活跃的身影,正是温县祥云镇人大代表投身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真实写照。为守护一方蓝天,祥云镇人大主席团推行“监督+示范+联动”模式,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冲锋在前,为全镇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注入强劲力量。
一线监督,直面问题促整改。“李总,厂区东侧物料覆盖不严,风起扬尘严重,请立即整改!”在重点企业督查现场,祥云镇人大代表王海斌直指问题。企业负责人当场表态:“今天完成覆盖,并增加喷淋频次。”次日复查时,不仅堆场覆盖整齐,厂区还新增两台雾炮机。如此“现场督导—立行立改—回头查看”的闭环监督,已成为祥云镇开展“六源”治理的常态。
为精准发力,该镇人大制订专项工作方案,将全镇81名人大代表编为6个专项小组,聚焦工业排放、扬尘治理等重点领域,深入厂区车间开展督查80余次,推动问题在一线发现、在一线解决。
示范引领,争做治污排头兵。“秸秆禁烧关键在疏导,要帮群众找到更好的处理办法。”在祥云镇田间,人大代表张秀梅一边发放宣传册,一边指着粉碎还田的秸秆向村民解释:“这样处理,既环保又增肥。”她主动协调3台粉碎机,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带动周边5个村实现夏秋两季“零火点”。
在人大代表推动下,12家企业建立“每日四次雾化降尘+全时段保洁”制度,18家企业完成厂区裸露地面硬化绿化。代表们还化身“设备协调员”,为扬尘重点区域调配8台专业洒水车,从源头遏制扬尘污染。
多元联动,织密防治责任网。治理污染从不是“单打独斗”。祥云镇人大积极构建“代表+部门+群众”共治网络。一天傍晚,有群众通过民意征集系统反映:“物流园区的车冒黑烟,晚上尤其严重。”祥云镇人大随即组织人大代表联合执法大队开展夜查。“师傅,请配合检测尾气。”深夜的园区,代表刘建宏手持检测仪,对进出车辆逐一筛查。经连续三天蹲守,查出5辆尾气超标车辆,并协助企业完成车辆更新。
通过这一联动机制,祥云镇人大累计推动解决污染问题8类,清理垃圾30余处,群众满意度达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