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11月01日
人才矩阵激活创新引擎
——焦煤集团打造人才高地赋能高质量发展纪实
本报通讯员 杨志匡
近年来,焦煤集团通过拓宽职业发展路径、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完善精准化培育与激励机制,全力锻造支撑产业多元化发展的精锐人才队伍,为企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了强劲的人才动能。
筑巢引凤 打造人才“强磁场”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焦煤集团党委实施“党管人才”工程,构建“领导小组统筹、职能部门联动”管理体系,切实推动人才政策落地见效。特别是针对高层次人才发展需求,实施精准服务,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工作措施越细,发力才能越准。为打造具有行业竞争力的人才高地,焦煤集团先后出台《创新驱动科技兴企人才强企战略实施方案》《焦煤集团产业领军人才培育工作实施方案》等制度,创新构建“三通道”人才发展体系。
“‘三通道’人才发展体系拆掉晋升‘独木桥’,搭建起管理(M)、技术(T)、技能(W)三序列‘立交桥’式发展通道。”焦煤集团人力资源部主要负责人介绍,技术序列设立T1-T10级晋升通道,同时配套建立“岗位价值+能力业绩+特殊贡献”三维激励体系,为高层次人才“引育留用”提供全方位制度保障。
制度创新引发“虹吸效应”。在完善人才发展通道的同时,焦煤集团同步推进用人机制改革,以制度创新激发人才活力,通过创新实施“四制管理”,真正实现“能者上、庸者下”。
生态赋能 激活发展“源动力”
焦煤集团先后建成了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中原学者工作站等20个省、市级创新平台,联合高校打造10个校企研发中心,实现实验室成果直通生产线。
“我们创新实施‘产业领军人才计划’,通过‘人人有项目’的精准培养模式,确保每位产业领军人才培育对象在2027年前至少牵头完成1个创新项目,真正实现人才成长与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焦煤集团人力资源部主要负责人说。
据了解,焦煤集团组建由行业专家领衔的技术智库,为人才成长提供全程指导;与浙江大学等高校合作,定期选派技术骨干参加高端研修。目前,已建立116人产业领军人才库,制定98个产业领军项目,实现煤炭开采、智能技术、新能源等13个核心领域全覆盖。坚持“引育并重”原则,建立分层分类培养机制,针对不同层次人才制订个性化成长方案;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创新活力。
据统计,近5年,焦煤集团累计完成攻关科技项目260余项,产出授权专利266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5项,创效不菲。
揭榜挂帅 点燃创新“核爆点”
“这就像给水泵装了智能阀门。”焦煤集团九里山矿副矿长李峰指着自主研发的水环真空泵变频调控系统介绍。作为在读博士,他与河南能源研究总院、中国矿业大学专家组队,成功将水环真空泵变频调控系统的电机频率精准锁定在34.5赫兹,实现日节电7800千瓦时,年节约电费200万元。
据介绍,焦煤集团为高层次人才打造了全方位创新支撑体系,通过“揭榜挂帅”机制赋予人才创新主导权,依托“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整合优质资源,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绿色通道,确保创新价值变现。
郭明杰把博士后课题《覆岩多层位离层注浆技术及应用》,直接“种”进古汉山矿,成果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获得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张小卫带领团队将流体力学研究与固废利用巧妙结合,研究探索石粉3D打印建材技术,开辟绿色建材新赛道……这些由高层次人才团队孕育的创新成果,正在点燃焦煤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创新潮涌煤海,人才领航未来。焦煤集团人才队伍,正努力实现一项项技术突破,开辟百年煤企的转型升级之路,为高质量发展增色添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