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11月06日
市人民医院“血管盾构机”让患者重新行走
本报讯(记者孙阎河)日前,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运用微创旋切术JETSTREAM,成功为一名双腿动脉“堵死”的患者解除了病痛,术后24小时患者便能重新行走。
前不久,一位右下肢疼痛多日的53岁患者到市人民医院求诊。该院血管外科接诊后,通过血管造影发现,患者双腿动脉全程“堵死”,就像生锈的水管彻底锈蚀;而糖尿病和高血压这些既有病史,更让接下来的治疗充满不确定性。针对患者病情,该院血管外科主任苗新泉立即组织全科会诊,并明确指出,必须立刻重建血流。但传统手术风险太高,需应用微创旋切术JETSTREAM,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据了解,微创旋切术JETSTREAM是一种用于治疗外周动脉疾病的先进技术,其核心设备是JETSTREAM血管斑块旋切系统。该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每分钟高达7万转的高速旋转刀头,将血管内的斑块、血栓及钙化病灶等堵塞物切削下来,再利用抽吸功能把碎屑吸出来。这一过程,就如同盾构机挖隧道时把渣石土块打碎运走一样。因此,此项技术所用设备也被人们形象地称为“血管盾构机”。
经过缜密的术前准备,手术正式开始。医护人员用发丝般细密的导丝,从患者左腿股动脉潜入,横跨盆腔“翻越”至右腿闭塞区。随后,借助高速旋转刀头“盾构”清障,彻底粉碎阻碍血液流动的“拦路石”,并同步运用抽吸装置将打碎的斑块碎屑清理干净。最后,在血管塌陷段植入支架作为“承重梁”,其余区域则用药物球囊精准修复。手术全程安全顺利。术后24小时,护理人员检查伤口时发现,患者那双曾被判定可能“截肢”的脚,重新有了感知。
苗新泉介绍,微创旋切术JETSTREAM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减少支架植入以及精准安全等特点,主要用于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等外周动脉疾病。此次手术的成功,标志着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再次实现了新技术方面的突破,也将推动外周血管疾病治疗向“无植入、精准化”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