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11月18日

从“星罗棋布”到“连片共富”

我市绘制乡村建设片区组团“路线图”

详见今日本报A07版

本报记者 王爱红

从“星罗棋布”到“连片共富”,怀川大地上,一场乡村振兴新变革悄然展开。

11月12日,全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推进会召开,部署片区组团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工作。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如何进一步将“千万工程”经验转化为我市和美乡村建设的新实践?

从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到近期出台的《河南省加快建设农业强省规划(2025年—2035年)》,片区化、组团式发展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为此,市农业农村局牵头起草了《焦作市关于片区组团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为我市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绘制“路线图”、提供行动指南。

片区组团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基于我市平原、山区、丘陵等地形地貌特征,依据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发展基础等关键要素,通过组团式发展模式,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

据了解,我市将加快市级“两带六组团”和美乡村先导区建设,拓线增片、梯次推进,大力培育省级创制型先导区和培育型先导区,为全市乡村全面振兴探索路径方法。2026年争取建设省级培育型先导区2个,建设和美村40个,辐射带动富美村80个、洁美村120个。2030年累计建成省级创制型先导区2个至3个、培育型先导区4个至6个,累计建设和美村200个,辐射带动富美村400个、洁美村600个。

片区组团空间怎么连?我市将统筹确定县、镇、村各层级功能定位、产业布局与建设重点,突出乡土特征、文化特质、地域特点,以“地缘相邻、功能关联、规模适度”为原则,以产业为纽带,将县域科学划分为若干个组团,一体编制乡村建设规划。每个组团包括地缘相邻、产业相关、交通相连、文化相近的2个至3个乡镇。每个跨乡镇组团确定1个中心镇和5个至8个中心村,每个中心村辐射带动10个左右行政村。

片区组团产业怎么兴?我市将组团作为产业振兴的基本单元,以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村庄为依托,构建乡村新质产业带,形成集群连片、业态协同、优势互促、上下游衔接的联动融合体系。大力培育乡村富民产业,立足片区实际,抓好粮食生产保障,培育“4+8”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现代农业型、田园风光型、城郊融合型、文化传承型、乡村旅游型等特色村庄,推动农村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

片区组团乡村怎么建?我市将加快提升乡村建设水平,逐个组团一体开展“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一体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和弱项,推动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优化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组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实现组团内道路、田园、农房、村庄协同塑造。

片区组团治理怎么强?我市将持续增强乡村治理效能,以“五基四化”为抓手推动基层高效能治理,探索组建组团联合党委、联合党支部,以强带弱、以大带小,筑牢基层战斗堡垒。探索实现组团内各行政村一体治理、“积分”互认,推动矛盾联防、纠纷联调、普法联宣、活动联建。深入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和文化惠民工程,在片区集中展现文明善治之风。

片区组团靠什么支撑保障?我市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突出人才培育、强化用地保障、坚持标准指引、注重宣传引导等六个方面,明确了保障措施,全面压实责任,开展先行先试,差异化打造各具特色的和美乡村,确保乡村建设行稳致远、异彩纷呈。

片区组团,振兴有路。我市将以先导区建设为引领,组团联动、协同发展、因地制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断探索焦作乡村建设的基层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