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11月18日

中星街道

“五个一”机制激发基层善治新动能

本报讯(记者杜挺勇)今年以来,山阳区中星街道以李贵作村为试点,推进“筑牢一个阵地、织密一张网格、激活一支队伍、明晰一份清单、搭建一个平台”工作机制。通过以点带面、全域推进,将“五个一”工作机制转化为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的“金钥匙”。

筑牢阵地强根基,让治理有“支撑”。中星街道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全面整合政务服务、党员教育、议事协调、文体活动等核心功能,提供“一站式”民生服务。以李贵作村为例,该村发挥幸福院、矛调室、村史馆等配套场所功能,以“大门常开、活动常办、服务常在”的服务理念,使其成为延伸党组织服务触角、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前沿支点”。

织密网格细服务,让治理有“精度”。中星街道坚持做优做细网格,科学划分农村网格65个、社区网格3个、专属网格2个,选优配强网格长35人、专兼职网格员138人,建立“网格发现、村社呼叫、部门响应”联动处置机制。配齐配强专兼职网格员队伍,明确信息采集、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等职责,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

激活队伍聚合力,让治理有“温度”。中星街道充分发挥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构建起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共同体。通过整合辖区党员干部、乡贤能人、社会组织等资源,组建政策宣讲、治安巡防、环境整治、爱心帮扶等专业化志愿服务团队,发展志愿者120余人。建立“需求征集、资源整合、项目运作、效果评估”志愿服务机制,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专业化。

明晰清单解民忧,让治理有“方向”。中星街道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清单管理、精准服务”工作模式,建立健全“群众需求清单、资源整合清单、项目服务清单”三张清单机制。通过网格走访、居民议事会、线上平台等渠道,精准识别群众需求,统筹整合辖区企业、学校、医院等资源22项,转化形成“老年助餐服务”“农技培训下乡”等民生实事项目36个。

搭建平台化纠纷,让治理有“效能”。中星街道构建“党组织领导、多方参与、法治保障”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在各村设立“百姓议事堂”“调解工作室”,建立“网格员首接、调解员专办、村两委协办、街道兜底”四级调解体系。选聘退休干部、法律工作者等担任专职调解员,完善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快速响应、联动处置机制。今年以来,该街道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07起,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