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11月19日

番田镇:代表躬身一线守护田园美

本报记者 杜 玲

田间地头,人大代表用乡音俚语把环保政策说进心坎里;项目工地,他们化身“一线监督员”,为扬尘治理“把脉开方”……在温县番田镇,一场由人大代表带头冲锋的“蓝天保卫战”正如火如荼开展。该镇人大主席团以“三个一”活动为抓手,创新构建“人大代表+”工作机制,推动代表力量“沉下去”、环境问题“浮上来”、治理成效“实起来”,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天更蓝、心更暖。

人大代表+宣传引导

乡音俚语润民心

“老乡,秸秆焚烧污染大,综合利用才是宝!”夜幕降临,范庄村的路灯下,镇人大代表刘明手持宣传册,用接地气的方言讲解环保知识,引来阵阵掌声。这样的“夜间课堂”已成为番田镇环保宣传的常态。

一场集中宣传,悄然改变群众环保观念。番田镇人大充分发挥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优势,组织代表联合村干部、党员组成“流动宣传队”,走进农家院、商户门店、企业车间,把环保知识送到群众身边。在范庄村,刘明利用村民晚上在家时间,带队上门发放宣传手册,用方言讲解政策,让环保理念“活”起来。依托镇村两级人大代表联络站,代表们还定期开设“环保微课堂”,结合生活实例讲解大气污染危害、垃圾分类技巧,推动环保意识从“入耳”到“入心”。

人大代表+一线监督

动真碰硬解难题

“工地扬尘怎么控?企业排放达不达标?这些问题不到现场心里没底。”这是番田镇人大代表在监督工作中的共识。

一次集中监督,真正把防治措施压到实处。聚焦扬尘、工业排放、餐饮油烟等重点领域,人大代表采取“四不两直”方式,直奔项目现场、直插企业车间。近日,有群众反映某建筑工地扬尘严重,代表们立即赶赴现场,发现抑尘设施形同虚设。他们当场开出“问题清单”,移交镇城建办限期整改。通过“人大+纪委”联动跟踪,该工地在七天内配齐雾炮机、完善喷淋系统,扬尘问题得到根治。

在监督中,人大代表既当“督察员”也做“服务员”。一家小型家具厂因废气处理不规范屡遭投诉,代表们主动联系环保专家上门指导,帮助企业改造设施、合规生产。“多亏人大代表牵线搭桥,我们既守住环保底线也没影响生产。”企业负责人说。

人大代表+履职践诺

初心为民见实效

“我承诺:环保监督冲在前,群众诉求及时应……”在番田镇人大代表联络站,一份份履职承诺书见证着代表的担当。

为打赢蓝天保卫战,番田镇人大主席团推动市、县、镇三级代表全部“亮身份、践承诺”,把履职足迹留在污染防治一线。依托代表联络站,他们广泛收集民意,创新建立“微信随手拍”机制,让群众随时反映环境问题。前不久,有村民通过“随手拍”反映某隐蔽角落垃圾堆积,人大代表当即核实转办,镇环卫所半天内完成清理。“真没想到,随手一拍,问题这么快就解决!”村民纷纷点赞。

从宣传讲解到一线监督,从建言献策到跟踪问效,番田镇人大代表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诠释担当,成为守护蓝天白云的“硬核”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