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11月19日

“精准灌溉”培育出残疾人就业的“肥沃土壤”

——看中站区残联如何用“十五分钟就业圈”圈出残疾人幸福感

本报记者 贾定兴

本报通讯员 米小利

2024年4月17日至21日,中站区残联举办残疾人营养餐(风味小吃制作)技能培训班,全区有30余名残疾人参加培训。

同年6月28日至7月2日,中站区残联在焦作鸽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举办2024年中站区残疾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班,全区有40余名残疾人参加培训。

2025年8月1日晚,中站区残联联合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总工会等举办的“夜市招聘会”在中站区许衡广场开启,30余名残疾人专程前来应聘,最终有13名残疾人成功与用人单位达成了就业意向,为他们开启了新的职业篇章。

……

促进残疾人就业,事关民生福祉,事关公平正义。近年来,在市残联的引领下,中站区残联聚焦持证残疾人就业需求,创新推出“精准培训、精准设岗、精准落实政策”工作法,探索“1+5”就业模式(以企业按比例就业为主,福利企业集中就业、公益性岗位就业、社区就近就业、居家小作坊、社会零散就业为辅),成功打造“十五分钟就业圈”,让广大持证残疾人实现“不出辖区就业”,不仅极大增强了残疾人朋友的幸福感、获得感,还为我市残疾人就业帮扶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中站方案”。

精准实施培训

靶向赋能,破解“就业无技能”难题

针对残疾人自身条件受限、就业技能薄弱导致就业质量不高的痛点,中站区坚持“需求导向、订单式培养”,通过分层分类培训,实现“培训即就业”目标。

“三沟通”定方向,实现“人岗精准匹配”。以区残联为桥梁,搭建“残疾人—企业—培训机构”三方沟通机制。每年开展多轮残疾人培训需求调查,面对面收集诉求;深入辖区企业摸排用工标准,形成“企业订单”,再将订单与残疾人需求结合,定制岗前培训计划。2025年已举办4期培训班,培训残疾人118名,有效提升了培训实用性与岗位适配度。

创业课”强能力,点燃自主就业热情。针对有创业意愿但缺乏技能的残疾人,开设手工艺制作、头饰加工、风味小吃等实用技能班,同时邀请专业人士讲解创业项目选择、市场分析、财务管理等知识,并组织成功创业残疾人分享经验,为残疾人自主创业奠定基础。

“技能河南”搭平台,助力“产业协同就业”。紧扣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依托“技能河南”建设,开展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为产业升级输送高质量残疾技能人才。近年来,累计举办4期岗位技能提升班,新增86名残疾技能人才,实现就业与产业双向赋能。

精准适配岗位

广开渠道,破解“就业无门路”难题

以“稳定就业”为核心,充分发挥辖区工业企业、福利企业优势,通过“龙头带动、活动搭台、协会保障”,为残疾人精准匹配岗位,增强就业信心。

“龙头企业”作示范,拓宽就业主渠道。在龙佰集团等用工规模较大的企业,推行“以人定岗、科学设岗、培训上岗”模式,开发生产辅助、过程控制、后勤保障等20余种适配岗位,企业安置310余名残疾人就业。2025年,龙佰集团因残疾人就业工作成效显著,被授予“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专项活动”搭桥梁,搭建双向选择平台。建立区、街道、社区(村)三级残疾人就业服务动态管理台账,精准掌握残疾人就业状况;持续开展“春风行动”“残企见面会”等就业援助活动,为企业与残疾人牵线搭桥。近年来,累计举办11场就业援助活动,提供225个岗位,成功安置50名残疾人就业。

“企业残协”强保障,守护残疾人就业尊严。在残疾人员工较多的企业设立企业残疾人协会,维护残疾人员工合法权益,争取福利待遇。龙佰集团残疾人协会自2022年8月成立以来,为残疾人员工争取每人每年2000元助残补助金、免费食宿、交通补贴、健康体检等福利;推动集团投资200万元建设1000多平方米的残疾人员工关爱中心,配备专业康复设备与康复师、心理咨询师,每年为200余人提供康复训练与心理服务,有效率达85%,让残疾人就业更有获得感。

精准落实政策

全链扶持,破解“创业无支撑”难题

围绕残疾人自主创业与灵活就业需求,中站区构建“培训—孵化—拓岗”全链条扶持体系,依托政策与资源优势,帮助残疾人实现“不离家、能增收”。

“红色+资源赋能”,推动就近创业。以“不离家、能增收”为目标,整合许衡文化广场、西大井1919红色教育基地等“红色+旅游+文化”资源,为残疾人创业提供场景与流量支持。祁志强开办的“无声奶茶”店、潘学兵开办的“无声烧饼店”……让残疾人依托本地特色资源实现创业增收。

零工驿站搭载体,促进灵活就业。依托集贸市场、社区残协建设零工驿站,鼓励残疾人通过家电维修、手工制作、家政服务等灵活方式就业,并提供配套支持。金欧市场零工驿站为李女士对接居家手工编织任务,其每日利用闲暇之余工作数小时,月收入1500元左右,显著改善生活状况。

中站区通过“三精准”模式,已摆脱传统残疾人就业帮扶路径依赖,构建起符合区域实际的就业体系,残疾人就业形势持续向好。中站区通过以解决残疾人就业迫切需求为出发点,深化“三精准”工作法,完善就业帮扶体系,推动更多残疾人实现家门口高质量就业,让“十五分钟就业圈”成为残疾人幸福生活的“保障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