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11月19日

一技之长让他“薪”安理得

本报记者 杜 玲

从每月依靠几百元低保金度日,到凭借专业护理技能稳定月入3000余元;从在村里因无法养家而“抬不起头”,到在敬老院因专业细心而备受尊敬——孟州市赵和乡大马沟村村民柴永锋的人生,在掌握养老护理技能后实现完美“逆袭”。

困境 无技可依 生活困顿

“那会儿心里真不是滋味,一个大男人,没法养家糊口,在村里走路都不自在。”回忆起昔日时光,柴永锋语气沉重。由于缺乏一技之长,他只能在附近打零工维持一家老小的生计,收入极不稳定,年景不好时年收入不足万元。每月几百元的低保补助,虽然为这个家庭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却也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头。

转机 技能培训 点亮希望

2024年年初,转机悄然来临。当看到人社部门公布的培训机构开设免费养老护理培训时,柴永锋看到了希望,毫不犹豫报了名。

在为期一个月的培训中,柴永锋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从如何科学喂饭、规范翻身,到有效沟通技巧和心理疏导方法,每个环节他都认真记录、反复练习。“护理工作看似简单,实则门道很多,既需要耐心,更需要专业知识。”他深有体会地说。结业时,他以优异成绩取得职业技能合格证书。

蜕变 稳定就业 重塑价值

一技在身,就业水到渠成。在培训学校的推荐下,柴永锋顺利入职孟州市中心敬老院,实现“结业即就业”的无缝对接。

如今,在窗明几净的敬老院里,总能看到柴永锋忙碌而从容的身影:清晨,他熟练地为老人整理床铺,动作轻柔而专业;上午,他小心翼翼地搀扶老人散步,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午后,他贴心陪老人聊天,用专业护理知识和温暖陪伴呵护每一位老人的晚年。这份工作带给他的不仅是安身立命的岗位,更是被需要的成就感。

最让他欣慰的是经济状况彻底改善。“现在月工资3000多元,单位还缴纳社保,和过去靠低保、打零工的日子相比真是天壤之别。”柴永锋高兴地说。

柴永锋的转变生动印证:掌握一技之长,是摆脱贫困最有效的途径。他从政策受助者成长为自食其力的奋斗者,用勤劳双手“护理”出幸福新生活,为更多待业人员树立“靠技能就业、凭勤劳增收”的鲜活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