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11月21日
真抓实干解民忧
□郭 剑
村口“微变化”,抚慰百姓心。
11月18日一大早,马村区安阳城街道土门掌村村民早早地等候在村口的乘车点,当天,他们“早也盼,晚也盼”的公交车终于通到了村里。
“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需要我们多干打基础、补欠账的事,从小事入手,从点滴做起,扭住“发力点”,真刀真枪推进“急难愁盼”问题解决。
首先要强化“满眼是活”的责任担当。土门掌村党员和群众提出希望村里能通上公交车,就像打响了百米赛跑的发令枪,街道、村干部雷厉风行,多次与马村区交通运输局、市公交三公司对接,以最快的速度满足了村民的“微心愿”。这种以百姓心为心,用心察民情、用力解民忧,坚决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的做法,推动我市基层治理的温度,在一点一滴的民生攻坚中提升。
其次要拿出敢跟困难“拼刺刀”的勇气。土门掌村不通公交车是个老问题,解决起来肯定会有难度。街道、村干部如果面对棘手的矛盾问题不愿真刀真枪去解决,能躲则躲、能糊弄则糊弄,只图其表不实其里,就严重背离了党的宗旨。可喜的是,街道、村干部以解决矛盾问题为工作导向,愿挑最重的担子、能啃最硬的骨头、善接烫手的山芋,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去解难破局、革弊图新,终于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只要我们始终把群众需求放在首位,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关注“微细节”,用实干的业绩、民意的尺子来丈量“政绩”,百姓自会看在眼里、赞在口中,民生幸福的根基也会更加牢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