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11月22日

校地企融合探“新”路

本报记者 董柏生

 

科研院所和高校“握”着科研成果找转化平台,急于让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基层企业急于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降本增效,苦苦寻觅合作伙伴。武陟县科技部门搭好供需连心桥,促进校地企融合发展,探索创新驱动路子的做法,赢得了供需双方的一致称赞。

11月19日,武陟县科技局对接郑州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该学院自动化系彭金柱教授科研团队赴武陟县开展产学研对接交流活动。校地企三方围绕产业发展需求、科研成果转化路径、技术难题攻克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取得了一系列务实合作成果。

座谈会上,彭金柱科研团队向相关企业展示了团队在机器人技术、智能控制等领域的前沿科研成果与技术项目。随后,团队深入河南豪诺自动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河南七阳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河南索元机械有限公司和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河南田中禾食品有限公司开展实地考察,与企业负责人、技术骨干面对面交流,精准摸排企业技术需求。

“我们需要研发集除草与病虫害防治于一体的机器人,开发葫芦种植专用机械,实现除草、去树杈、病虫害防治一体化作业。”豪诺科技总经理祝明杰迫不及待说了自己的需求。

“我们企业地处郑州大都市区新兴增长中心,因企业规模有限,在高端人才引育方面存在短板。请专家们多多关注帮助!”七阳智能装备公司总经理杨保全直言不讳。

“田中禾设计生产能力为日屠宰10万只肉鸡,目前用工密集,自动化程度亟需提升。”田中禾董事长穆建平言语中透着急切。

针对企业的需求和技术现状,彭金柱团队表示,将结合自身在机器人研发领域的现有成果,在原有技术基础上与豪诺科技合作开发上述两款专用设备,精准匹配农业生产智能化需求;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优势,为七阳智能装备公司提供人才输送渠道,同时双方约定未来在相关产业落地项目上开展深度合作,以技术赋能企业发展;将结合自身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技术积累,与索元机械达成共识,在相关设备智能化升级项目中开展合作,助力企业提升装备技术水平;针对企业生产流程制定个性化智能化改进方案,助力企业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展示科研成果,入企实地考察,精准对接需求,武陟县科技局架起的这座桥梁,不仅让彭金柱团队深入了解了县域企业的真实技术痛点,也为企业引入了前沿技术资源和解决方案。武陟县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持续跟进此次对接达成的合作意向,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推动合作项目尽快落地见效。

此前,武陟县科技局组织23家食品加工行业、粮油机械行业、包装行业、添加剂行业、土壤改良行业、纸品加工行业的企业负责人,走进浙江大学中原研究院,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同时与招商银行郑州高新区综合支行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创新“产学研+政银企”方式,以实际行动服务武陟县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支持企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邀请洛阳理工学院科研团队、校企合作团队,到武陟县开展“访企拓岗”暨项目路演活动,校地企三方就产业发展需求、科研成果转化等议题深入交流。

另外,武陟县科技局还邀请广州医科大学曾今诚教授团队到焦作市绿洲怀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陟福润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创新研霖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考察,就合作共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四大怀药粉剂和特膳制品、四大怀药与火锅汤料有效结合提升营养功效等进行深入探讨交流,达成初步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