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11月05日
中站区人大冯封街道工委:
一线守护擦亮“三十工程”生态底色
本报记者 杜 玲
蓝天白云下,施工围挡上的喷淋系统洒出细密水雾,物料堆放区被严密覆盖,每一辆进出工地的车辆都经过冲洗台彻底“沐浴”……如今,走进中站区冯封街道的“三十工程”项目现场,映入眼帘的是整洁有序的绿色施工场景。这背后,离不开中站区人大冯封街道工委的持续监督与有力助推,人大代表们以扎实履职,为重大项目建设勾勒浓墨重彩的生态底色。
脚步向下,情况摸实
“施工区域的喷淋是否实现全覆盖?抑尘网密度够不够?”中站区人大代表、冯封街道党工委书记杨文涛几乎每天都会带队深入项目工地。对她而言,只有用脚步丈量每一寸施工区域,才能精准掌握环保措施落实情况。
在一次针对钪钒材料产业园的例行巡查中,杨文涛发现一片刚完成土方作业的区域覆盖不及时,存在扬尘隐患。她当即找来项目负责人,现场督促立即整改。不到一小时,崭新的抑尘网便铺设到位。“人大代表现场督导,不仅指出问题,更帮我们找出解决方案,效率非常高。”项目负责人感慨道。
这样的场景已成为工作常态。今年以来,中站区人大冯封街道工委组织代表开展实地调研12次,梳理出包括扬尘管控、污水排放、固废处理等8大类环保问题清单,为后续精准监督、有效施策打下坚实基础。
监督闭环,整改抓实
发现问题只是起点,推动问题彻底解决才是关键。中站区人大冯封街道工委创新建立“整改台账+限时办结+回头复查”闭环机制,并联合区住建局组成专项督导组,让监督真正“长出牙齿”。
钪钒材料产业园项目在建设初期,曾因洒水降尘频次不足、部分物料未覆盖等问题收到过整改通知单。代表们严格对照“六个百分之百”标准,逐项检查、列出清单。“那段时间压力很大,但多亏人大代表持续跟进,帮我们理顺环保管理流程。”该产业园环保负责人表示。通过三次“回头看”复查,所有问题均整改到位,确保项目在环保达标前提下顺利推进。
在焦作新景新材料有限公司乙烯基醚项目建设初期,厂区道路扬尘一度困扰周边居民。代表们在监督中重点关注车辆冲洗环节,建议企业增加冲洗频次,杜绝带泥上路,公司采纳建议后,不仅道路环境焕然一新,还有效解决了施工中突出的环保问题,实现了良好的环境效益。
宣讲入心,理念落实
“从短期看,环保投入会增加成本。但从长远看,绿色生产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在最近一场“环保宣讲进车间”活动中,人大代表荆嘉琳的发言引发企业员工深思。
中站区人大冯封街道工委将“调研、宣讲、服务”融为一体,组织代表深入工地车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环保政策,分享优秀案例,引导企业算清“环保账”与“长远账”,鼓励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如今,辖区内多家企业主动引进先进环保设备,绿色施工、清洁生产蔚然成风。
从建立问题清单到形成整改闭环,从实施硬性约束到加强理念引导,中站区人大冯封街道工委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有力推动“三十工程”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协同共进。代表们的履职足迹转化为一项项环保成果,镶嵌在中站区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画卷中。
